互联网时代对博物馆展览的思考——从海昏侯展和妇好展说起
题 记 这是一群博物馆网友从线上欢乐的交流到线下沙龙神聊的脑洞,本期博物馆青年沙龙会以首都博物馆春季两大展览为话题主线,围绕首都博物馆春季大展《五色炫曜》和《王后·母亲·女将》为话题,对此展开讨论。观众如何评论博物馆展览,博物馆人如何评价博物馆展览,如何让展览产生持续性的社会反应,都值得做一番讨论。
本 期 话 题
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展览评论
话题背景:关于博物馆展览评论,这个题目,@鞋楦儿、@女人茶、@Boxue0916都有提,平时在网络上互动,大家很关心关对于博物馆展览评论的评论。
Q(@小苹果Y):近期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简称(海昏侯),说两句吧。
@鞋楦儿
我看到的展,常设展主线堪忧,不知所谓;缺乏大文化视野,地区本位严重,临展特展,神话贯穿,晒宝居多。也有一些不错的常设,如三星堆,新乡市博牧野华章、河北博物院中山古国、首都博物馆古都北京等。
海昏侯展整体架构是完整的,工作的缘起、主要工作、墓葬基本情况、主要器物、确定墓主为刘贺等。但坏在策划时间太仓促,作为考古工作汇报展,研究基础没做完的要在展线上回避,可以出现在“修复利用”后续工作上,作为引申的问题提出来。比如:蒸馏器到底蒸什么?内部结构图没提供是个遗憾,对于展品的说明性不强。前期定名“火锅”,后期改为温器依据是什么。都是很好的展示点,没有利用很遗憾。
总体讲,这个展因为发掘工作后期媒体的不当介入和发掘方不当的信息引导,造成公众关注度高涨。所以展览围绕“物”的痕迹还是太明显,没有把工作状态展示出来,给人的感觉是工作已经完成,但其实仍有太多未知。
海昏侯第二部分,黄金太跳跃,基本掩盖了其他器物。其实它后面展柜里和墙上是汉代酎金制度、砝码规范钱币铸造、四铢五铢钱币制等内容,完全应该把顺序调过来,把黄金制品削减掉60%,学术概念就出来了。砝码称量钱与黄金,是西汉多次币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同样的改革在新莽就完全失败,这也是王莽快速倒台的原因,所以不要小看一套砝码,重要性超过那堆金子。低级错误的出现难以饶恕,海昏侯这个展低级错误太多。
@Boxue0916
刘贺墓展,我还是坚持称刘贺,很多汉王墓都是按墓主姓名称呼。再说,海昏侯有好几位呢,笼统说海昏侯,也有混淆不是。刘贺墓出土文物展,可以作为“献宝”展的典型。有美化为“公共考古”的,那真是美化哈。展陈的空间布局,内容结构,展品重点,均无亮点。展览结果也多误导,“金灿灿”的献宝展。各位挖掘出一些有艺术感的神兽、当卢、席镇等,但观众似乎关注又不够。不幸言中:汉废帝刘贺来了,希望不是以土豪的面目出现在今天的博物馆观众眼前,也希望不是给考古工作者授勋的君王,而是作为汉代文明的使者,给我们带来更多真实的汉代历史信息,让人们看到真实的汉代生活。狂欢之后,应该回归科学研究吧?比着刘胜,刘贺差了好远。看看殉葬之物,除了金币铜钱,很多只是日用品。重要的是简牍。看来,刘贺退隐后,还是很聪明,读书,喝酒,敛财,没有政治野心,所以才能寿终正寝。唉,咱这些搞考古研究的,眼睛只盯着金子和私印,无趣的很。
Q(@小苹果Y):首都博物馆海昏侯与妇好,孰美乎?(按5分标准)
@鞋楦儿
我给妇好展3分。妇好展从策划主旨上讲有创新的,有透物见人的意愿——从一个“人”的角度解读时代。但意愿表达的不明显。首博有个问题,就是货不对版。通常有个很吸引的题目,做着做着就偏了。妇好这个展主题是“王后、母亲、女将”,通过“她”引入时代、生活、故事、葬礼四个章节,其实是对妇好墓考古活动以及殷商生态的解与构。实际完成了「解」,「构」却不十分明显。每个章节的器物都是一样的构成,礼器、玉器等在四个章节反复出现,对器物组合展示提出的要求比较高,目前看信息传达效果不很明显,前三个章节貌似分为三个主题,其实说的是一件事。第四章节“葬礼”直接变成类似“考古成果汇报”展的套路,跨越性比较大。从大纲角度,它还不如海昏侯更为明晰。
@鞋楦儿 手绘《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线图
还有令人费解的信息出现,炎黄世系目前还处于传说状态,不适合国有博物馆拿来做正面描述。盘庚迁都原因、妇好肩负生育王储责任等待确定的问题用言之凿凿的肯定方式表达出来,显然是不严谨的。这样的问题首博发生多次,去年“一体一脉”展以黄帝、蚩尤大战坂泉来为“京津冀”开篇更为过分。
文不对题、货不对版这事,现在基本是通病了,各地的展都是一个状态,玩儿虚,不老实。当然,妇好重器太多了把问题掩盖了,展线再差,绝大多数人包括业内人,都不会觉得有何不妥。妇好当年发掘工作做得太草率了,把能够在葬制、礼仪、器物组合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可能性湮灭了。
@Boxue0916
妇好展,多年来许多展览从文物入手,讲的都是文物或赏鉴或价值的事,妇好展则从人着眼,讲人的故事,尽管没图像,可以让观众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妇好的影像。这开了个好头,文物都是人的活动、心情、诉求、追求的结果,背后虽然有权力、政策的阴影,但是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妇好展想法很好,有些地方不错,有些地方用力过猛,有些地方放了水,但总的如@鞋楦儿所言,框架不错,细节不足,对接有很明显的空档。我以为不错的是玉器的部分,把诸多标本按类陈列,可以看细节,也可形成大的印象,有认为太密集了,但可以看做是展览风格吧,比这密集的大有先例;用力过猛的是旁边摆了几个复制品的中心柜,两相干扰。体验吧,提不起来,为了安全考虑,怕砸柜子。想看展品吧,离得有点远,放水的地方,就是边柜展品的摆放,完全没章法,不知为啥这些东西放在那里,而且高度略低,观看很累。妇好展,可能还是“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吧,瑕不掩瑜。好的方面,一定大书特书,给其它展做个榜样。不足之处,要捡主要的说几点,如展品组合,如黄帝世系,如信息组合安排,如展陈高度等。
@蛋黄少爷的妈妈
有个建议,现场观展遇到至少不下四位观众看不懂“妇好”铭文这俩字是怎么排列的,是否能考虑解释下这个字的造字识读方法。作为一国之后,她享受着丈夫的恩宠,承担着生育王位继承人的重担,她要参与多种宫廷事务,还有自己的封地,要向商王纳贡~~看得女权分子要来声讨了。怎么知道她享受恩宠,说重要就不错,不能替古人抒情,从人的角度解读妇好没问题,可以表现现代人的情感,不能主客颠倒。可以提出问题,让观众自行到达,最好不要由馆方替观众得出结论。当然主要东西实在太多,到后来根本来不及思考展览的意义。这次北京之行看了三个展,有一个切身体会,展览要会取舍,尤其是舍,主题要简明,否则传播效果不好,微言大义很多人看不出来的,最后再好的策展思路也没用,大家还是看宝贝去。
@女人茶
我觉得这个展览很多解读都是男性视角啊……(但我并没有看,当我没说)一股脑儿翻出来,有的是因为急切“有很多好看的呀你们以后要常来啊”,有的是不知道吃客口味“都放出来总可以了吧”,有的嘛,“喏,给你们看,看得懂嘛你”。
@明阁
应该倒过来,因为有封地,纳税,还能征善战,商王倚重得很。
@日翻蚺
妇好展,感觉有点先入为主的概念,而不是"启发"。问句太少,陈述太多。
Q(@小苹果Y):你理想中的博物馆展览,是什么样子?
@鞋楦儿
我理想中的博物馆展览:有成果支撑,不围着“重器”转,展览有清晰的概貌,以及细部的深入,对信息进行必要分级,展品表达的、展牌说明的、展板说明的、环境氛围呈现的、多媒体系统展示的,不能依赖于任何单一方式。比如:不要再做类似于单线式的展,多维度梳理素材,以青铜为例,形制、地域、铭文、纹饰就都可以成为策划主线,或者以“簋”、盉、鼎等,不同地域、年代分期、形制,这样的做一期专题,可能更适于知识的传播,如果有一家馆这样做,两个月一种器物,一年下来,相信青铜礼器能梳理个大概,这样也便于观众理解和学习。
Q(@Linda):请列一下,看完海昏侯展览,你留给下一位参观者的问题以及你认为的答案。
@Boxue0916
数数有多少块金子。
@鞋楦儿
以海昏侯为例,考古队不说铜钱和金子媒体不会知道这个点。如果一开始就从打击盗墓、完整墓葬考古意义、葬式、礼的构成、简牍文献价值、墓主判读线索、漆器…这些方面做好层层递进的宣传策划,那么现在这个展一是可能大不一样,二是对于考古文博事业的促进有几大好处。甚至此次两会文博界委员还可以就新法修改再做些有意义的事。
Q(@小苹果Y):大家谈一谈,如何对博物馆展览评论进行解读呢?
@螺旋真理
博物馆评论应该是多元化的,可以分成许多层次。普通观众、核心观众、文博同仁、专门的评论员甚至领导,都可以做出评论。而展览评论和观众如何参观展览息息相关。我倾向于把对博物馆展览的参观分为四个层次:
1.建构性参观。一个展览不仅仅是文物的排列组合,策展人会力图表现出超越展品的观点、见解和精神,并精心设计展览的艺术形式,通过种种方式暗中指引参观路线,并把展览的节奏安排得起伏有序,初次参观,可以“跟着策展人的节奏参观”,建构起对展览的整体性,印象并常识感受策展人的意图,想表达的观点、见解和精神。
2.解构性参观。当完成建构性参观的时候,可能会发觉对展览的某一部分特别有感觉,对某件展品特别喜爱,对某个场景的表现特别有感触。这时候可以翻翻书、查查网络上的知识,在进行了一定的准备后,再度参观展览。这时可以无视展览对观众的引导,直接扑向自己最喜爱的部分进行参观,往往还会拍些有含义的照片在社交网络上和大家分享。在这个类型的参观中,展览被观众的兴趣解构为片段,而参观者会集中所有的注意力来参观自己喜欢的片段,并可能会分享自己的感受。
3.重构性参观。当完成解构性参观的时候,可能会发觉对某件展品的解读自己并不同意,或者发现了策展人无意之中的表达,甚至是自己重新设计了展览参观的线路甚至能够以展品为背景创造出新的展览主题,甚至希望带朋友来分享自己的成就,这时候往往会第三次踏入展厅。这个类型的参观已经开始参与到展览意义的构建当中,甚至策展人的意图已经完全消失,主导展览的是观众本身。
4.验证性参观。当完成了对展览的重构甚至批判之后,或许对展览想表达的观点见解和精神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为了验证和回味这种认知,可能会再度来参观。
以上四个层次,翻译成中国话叫“起承转合”。当然,如何参观博物馆展览,其实存乎一心,根据每个人情况的不同,参观的情况也不一样,爱好者甚至专家可能第一次参观就是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也可能在一次参观中同时实现以上四个层次。不同的层次,会产生不同内容的、多元化的展览评论,甚至是批判。
@蛋黄少爷的妈妈
所以关键要有专业科学的评估讨论机制,以及公开的发布渠道,这样就有逐渐校正的空间,否则只知道展我也策了,看的人也多,自以为达到传播目的了,这样的话就很难进步。
@Boxue0916
或者可以像豆瓣学习,做个公众评展榜,10分制,让用户对每个展览进行综合评分,也是一种群众声音。
@螺旋真理
这个展览评论打分的功能“看展览”app是不是实现了?
@Linda
打分是一个方面,评价还是要落实在文字中。引导一些不知道如何看展览的人些展评,比如,我可能会说,海昏侯展览真好,好多金子啊,亮瞎了我xxx眼。而且这种可能会是主流评论。或者后台推送精选展评。(@女人茶:人的本能大多是气得不行或爱得不行才会主动去评价一个展览,要把展评打分界面“送”到观众面前(手机终端),这是值得琢磨的点)
@柳叶氘
有影评号做“影向标”,影评人打分,点评,最后给出综合分。这点可以借鉴。(@螺旋真理:展评也是需要多元化的,我觉得格式上可以不加限制)
@Archliu
展评这个工作让普通公众来做有点儿不现实,展览评论需要的知识量和门槛较高,普通大众对展览的评论大部分都是好、精彩,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展品,看到了表象的精彩的东西,但是对展览评论真正需要评论的内容、方向、角度无法涉及。就好像国博的很多个展览,虽然被业内人士广泛批评,但是你去展厅随便找10个人来问,或者从微博上搜,没有人说不好的,因为他们评论不出来什么,除非像@女人茶 所说的“人的本能大多是气得不行或爱得不行才会主动去评价一个展览”。如果要做专业性较高的展览评论,恐怕还是要做成一个面对小圈子的学术讨论的展评自媒体,或者做大量的引导性工作,但是这种引导能真正从公众调查出来的有用的内容待评估。
@日翻蚺
我分享一个日本常做的作法,我们在做正仓院展前半年,就已经跟某电台(类似中国央视)敲好档期,拟好內容,然后该电台就会制作一连串"带你去看正仓院"或是“揭秘!正仓院密宝"又或是"正仓院巡礼——学艺员的日常"这类的"教育片"......一方面是宣传,一方面是教育民众"看展的看点"。所以策展的广报组,几乎是1年前就开始动,决定展品(该电台要来參一脚的!完全就是练习吵架的最好机会)撰稿、录制,然后看收视与来访人数,写反省文.....广报组是我们眼中的"减肥班",进去没被整到不成人形,表示展览不够。我办过一次正仓院展,一整年,每天睡3小时。就是去拍啊~广报组是最能跑的组,如果要出外景,几乎都得跟着去,不然拍回来不能用,就等着切腹吧。(插嘴:展览前置宣传、考古发现报道在中国是很难的,或者一开始想做大新闻,后来发现根本掌控不了宣传主动权,拍也是给通稿,而且中国的博物馆根本没有自己的宣传计划……)我那一年,到最后都是靠咖啡跟安眠药撑下去的,某电视台的人完全不专业(文史方面)他们要的是收视率(其实我们也需要啦~)所以对学艺员来说,是很好的学习。学着怎么"不专业"。怎么铺哏。
@小苹果
最后,借用一句@日翻蚺 :一直觉得中国、台湾的展览太丰富、太烟火了。你怎么可能在看过一次展览之后,就成为青铜器瓷器……的专家?!而且参观者离开之后之几乎不会再去探讨相关的议题(就我在台湾询问观展者,会回家查书的人是零)这让博物馆处在一个很艰难的立场上啊。
博物馆展览在不停的轰动,对展览持续在展览结束以后就没有再做相关工作,短平快……这跟当今時代人们对博物馆的需求,大家求新求奇的心态有关,哪怕是后期有虚拟展,也只是原样复制,做数据保存。大家不停的向前走,却从来不回头。
|本文由@小苹果Y整理|
▌近期热门文章:(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近期那些值得一看的展览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